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IN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本期特稿

  • 植物适应盐碱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刘志萍;

    盐碱胁迫是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非生物逆境之一。土壤中由于过量离子的存在,如Na~+、CO_3~(2-)、HCO_3~-、Cl~-和SO_4~(2-)等,会对植物造成渗透胁迫、离子毒害和高pH胁迫,进而引发次生氧化胁迫。植物感知胁迫信号后,迅速引发一系列响应机制以应对过量的活性氧。从植物适应盐碱胁迫的形态特征、细胞膜损伤与渗透调节、抗氧化与解毒机制、离子平衡与pH稳态、光合特性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综述了植物盐碱胁迫反应的组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人员在逆境条件下培育高产优质农作物提供借鉴。

    2025年05期 v.40;No.177 1-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蒙医蒙药研究

  • 蒙药手参延缓衰老功效实验研究

    斯琴;孟和毕力格;斯琴格日乐;包晓华;

    手参作为蒙医特色药材,具有显著的延缓衰老功效。现通过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ICR小鼠衰老模型,探讨手参的抗衰老作用机制。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及手参高、中、低剂量组(2.4、1.2、0.6 g/kg)。给药4周后检测发现,与模型组相比,手参各剂量组可显著改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5或P<0.01),提高肝、肾、脾脏指数;增强脑组织、肝组织及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或P<0.01),降低血清及组织中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IPO)含量(P<0.05或P<0.01)。其中手参各剂量组T-AOC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且高剂量组(2.4 g/kg)在T-AOC活性提升方面接近维生素E组水平。研究表明,手参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有效清除自由基,从而发挥其抗衰老作用。该发现为揭示蒙药手参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支撑。

    2025年05期 v.40;No.177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蒙药德都红花-7味微丸辨证治疗肝热症临床观察

    路桂兰;巴图德力根;阿尼苏;

    为观察蒙药德都红花-7味微丸治疗肝功能异常的巴达干希拉型肝热症临床疗效,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自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功能异常的巴达干希拉型肝热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队列设计法分为蒙药组和对照组,蒙药组8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蒙药组给予德都红花-7味微丸为主的蒙医辨证治疗。观察和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蒙医症状及肝功能。结果显示:蒙药组总有效率88.7%,对照组总有效率82.5%,2组疗效比较P>0.05;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相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P>0.05,AST/ALT≥1人数减少,2组比较P>0.05;蒙药组蒙医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蒙药组蒙医症状总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蒙药组蒙医主要症状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于肝功能异常的巴达干希拉型肝热症患者采用蒙药德都红花-7味微丸进行辨证治疗,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建议推广应用。

    2025年05期 v.40;No.177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生命科学

  • 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抗氧化酶解产物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陈朝阳;曾欣怡;吴婷;纪思莉;宋国强;王芳;

    为获得具有高效抗氧化活性的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的酶解产物,选取藻蓝蛋白为原料,以对DPPH·的清除率为指标,在筛选酶解用酶的基础上,结合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法,确定高效抗氧化藻蓝蛋白酶解产物的最佳酶解工艺,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酶解产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并初步纯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用酶为碱性蛋白酶。高效抗氧化藻蓝蛋白酶解产物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10 000 U/g、酶解时间56 min、酶解温度51.5℃、酶解pH 10.2。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当酶解产物质量浓度为20.00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30.33%;当质量浓度为7.50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为90.86%;当质量浓度为0.12 mg/mL时,对ABTS~+·的清除率为83.49%;当质量浓度为10.91 mg/mL时,对·的清除率为55.60%。经80%乙醇纯化后,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比纯化前分别提高了2.3倍和3.8倍,且纯化前后清除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中建立的二次模型方程可靠性高(预测系数R~2=0.905),可用于预测高效抗氧化酶解产物的最佳酶解工艺,为从钝顶螺旋藻中通过酶解工艺制备抗氧化肽、开发抗衰老特殊膳食食品提供了数据支撑。

    2025年05期 v.40;No.177 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种子生物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慕平;方永丰;王芳;

    “种子生物学”作为农业学科重要的基石课程,在当前全球教育变革促使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的形势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难以满足农业行业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求。SPOC混合教学模式为该课程教学改革带来新机遇。构建了“种子生物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涵盖课程导学、发布学习任务单等环节,完善了由过程性考核(占50%)与期末考试(占50%)构成的评价体系;同时,分析了该模式面临的挑战,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大、线上学习平台技术问题、教学资源整合难度高以及师生互动效果有待提升等,并针对性地提出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指导、技术保障与平台优化、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创新互动形式与激励机制等应对策略,旨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农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2025年05期 v.40;No.177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农业院校强化气象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杨舒畅;王美莲;邵东华;伊如汗;孙颖;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气象学作为农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从通识教育进入专业教育的过渡性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气象学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增进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悟传统文化中的气象智慧、提升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厚植“三农”情怀和强化使命担当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气象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特色和现实难题,设计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的实施路径,提出了具体教学策略和方法,列举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应用情况,以期为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5年05期 v.40;No.177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工程与信息技术

  • 基于迁移学习的钻井溢流预测方法

    赵孟雪;时小虎;边婧;付加胜;韩霄松;

    钻井溢流是石油钻井中的常见且复杂工况,可能引发井控风险。为解决如何快速且高效地识别溢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领域自适应方法,能在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提前10 min识别溢流。通过方差选择法和互信息法处理石油数据特征,并采用滑动时间窗口法构造样本标签,建立了CNN-LSTM基本模型。进一步利用DAN方法中的多核MMD调整CNN-LSTM模型的后3层全连接层,适配源域与目标域数据。为了防止过拟合,加入了高斯白噪声进行数据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目标域数据中的溢流预测准确率达78.98%,实现了有效提前预测。

    2025年05期 v.40;No.177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多层次特征融合与序列依赖的蒙医方剂命名实体识别

    杨一帆;刘忠博;白青海;张军;刁宇峰;周玉新;

    蒙医方剂的命名实体识别在构建蒙医学领域知识图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蒙医方剂领域的命名实体识别存在长短依赖建模困难、实体边界识别不准确等挑战。为解决上述挑战,构建了基于多层次特征融合与序列依赖建模的蒙医方剂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MBTC命名实体识别模型。通过MacBERT捕获蒙医文本的深层语义,引入多尺度卷积-膨胀感知特征模块,其将长短依赖同时纳入同一特征空间来解决长短距离依赖关系的问题;并以BiLSTM-CRF联合解码来联合强化标签依赖且校正边界,以提升识别精度与标签一致性。在汇集经典蒙医药书籍和权威网站数据并经蒙医药专家审核构建的蒙医方剂数据集上,与7种主流基线模型对比实验表明,MBTC取得了最高F_1值为87.7%。同时在公开数据集《人民日报》上验证了该模型的泛化性。

    2025年05期 v.40;No.177 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无证书的动态云存储审计技术研究

    薛鑫靓;赵海春;

    由于数据量较大且用户失去对数据的物理控制,云存储中大规模数据的动态操作面临效率与安全性的双重挑战。为此,基于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提出了一个能够灵活并高效地支持动态操作的云存储审计方案,从而避免了复杂的证书管理和密钥托管问题。方案中设计了一个基于跳跃表的默克尔哈希树(SL-MHT)结构,该结构将跳跃表的概率平衡特点与满二叉树的完美平衡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支持高效地完成大规模数据的动态操作和完整性验证。同时,为了防止第三方审计者在审计过程中获取数据内容,引入了随机掩码技术,实现了数据的隐私保护。安全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是安全和高效的。

    2025年05期 v.40;No.177 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基础科学

  • 基于ARIMA与神经网络融合模型的碳市场价格预测

    高洁;李晗;杨凯;

    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作为关乎气候变化和环境政策的重要指标,在全球经济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准确预测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提出一种基于ARIMA逐步模型和神经网络融合模型的预测方法。该方法运用HP滤波法将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序列分解为趋势序列和周期序列,分别拟合ARIMA逐步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ARIMA模型能够有效提取数据中的线性趋势特征,而神经网络则具备较强的非线性建模能力,通过模型融合得到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预测结果。实证研究表明,与单一模型的预测效果相比,融合模型在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预测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2025年05期 v.40;No.177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改进Robin边界条件下抛物型方程控制系数反演

    赵静;张永富;苏丽丽;

    对改进Robin边界条件下含有控制系数的抛物型偏微分方程进行反演研究,并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此问题。利用复化Simpson积分公式离散附加条件,并应用Crank-Nicolson差分法反演控制系数。通过数值算例显示,该方法对于此类抛物型方程控制系数的反演是稳定有效的。

    2025年05期 v.40;No.177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碱金属原子吸附二碲化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姜福仕;赵渊臻;王伟华;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碱金属原子吸附二碲化钨的性质,计算了材料的差分电荷密度、能带结构和分波态密度。结果表明,碱金属原子吸附后,二碲化钨的能带仍然保持导体特性,与本征二碲化钨相比,材料导电性增强,Li-2s、Na-3s和K-4s对费米能级和导带有一定贡献,Na-2p、K-3p和K-3s对价带贡献较大,且出现一定的局域性。碱金属原子与周围W原子之间发生了杂化和电子公有化运动效应,且W-Li、W-Na、W-K键和Te-Li、Te-Na、Te-K键之间的电荷密度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表明它们之间的成键效应非常显著。

    2025年05期 v.40;No.177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无结构网格VOF界面追踪

    孙大威;萨仁高娃;包鑫鑫;

    为使近岸水动力模型能够有效模拟漫滩、波浪爬升等涉及运动边界的问题,针对运动界面复杂性及其整体位置时变性的特点,研究了边界追踪方法。在基于非结构三角形网格的VOF界面追踪框架下,运动界面重构采用了流体体积分数保持法;界面捕捉则运用了高阶精度的有限体积法。通过对剪切速度场和旋转速度场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际运动界面追踪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较高的精度,同时具备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特点。

    2025年05期 v.40;No.177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召开

    <正>2025年8月15日,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召开。会议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力提升与资源高效利用”为主题,由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学会协办,内蒙古科学技术协会支持。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孟祥宏,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张超群,通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吕国华,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杨恒山以及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的2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我校红梅副校长主持会议。

    2025年05期 v.40;No.177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